首页 > 家乡的桥 > 心中悠悠的“乡愁”

家乡的桥

心中悠悠的“乡愁”

发布时间:2016-01-22作者:点击:52


记得去年春节前夕,我和爱人、儿子在岳母家的老房子里面过年,岳母家的老房子也是属于四棚三间的砖木结构,系家乡新桥村旧居小组中的明清古建筑,至今还保留有几十栋这样的古建筑。

为我所知,家乡新桥村分为新居和旧居两个自然小组,共有350户人家,住的几乎是程姓人家。这里有学校和医院,记得我小时候,我父亲还在这里教过书,所以对这里的民风和环境我还是比较熟悉,这里民风淳朴,文物古迹还不少。据统计,历朝历代,这里出过几位进士,被誉为“新桥进士第一村”。旧居小组有个木门牌坊,整个村庄的人的婚丧嫁娶都要经过这个木门牌坊,每年春节的时候,都有村里的先生会拟出几幅对联,用毛笔写在红纸上,贴在左右柱子上面,记得去年春节时候上面就写着:“村前田园风光常在人杰地也灵,屋后绿树青山长留物华天也宝”横批是:“幸福新桥”。

春冬时候,岳母家的村民会在牌坊这里闲聊;夏秋时节,村民经常在牌坊这里乘凉,所以这里成了村民的交流场所。牌坊前面还有一口池塘,那时候还养了许多鱼,记得过年的时候,岳母家还可以分几斤鱼带回去吃,如今池塘边上还建有一个小广场,晚上是我岳母等上了年纪的妇女们跳广场舞的地方。尤其是过年的时候,牌坊这里很热闹,年轻人回家在这里同老长辈们讲述自己在外打工或者创业的故事。记得我同我爱人谈恋爱的时候,我是不敢轻易从牌坊这里进进出出,因为心里害羞,怕这里族长说我今年考取了什么大学呢?由于那几年高考受挫,我心里害怕他们问我今年有没有把握考取大学,所以我总是要走池塘边绕弯到我岳母的老房子里去拜年。

回首过去,看到现在,如今的确是换了一种心情。近几年来,我每年回岳母家过年的时候,总会把小车停在新桥村旧居小组的木门牌坊外面的小广场处。记得去年春节期间,细雨朦胧,残荷留香,整个新桥村显得分外热闹,我在空闲之余,我和儿子还特意去采访了我岳父的堂叔------程根厚大爷,今年86岁的程大爷是土生土长的新桥村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从出生记事到现在,他眼中的新桥村旧居小组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还是那个荷花池,还是我的小房子。”程大爷介绍道,“村里每年都会对老房子进行修缮,虽然房子外观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屋子里电视、冰箱,甚至是网络都有了”。而作为新桥村旧居小组程氏的第23辈,程大爷自1949年解放以来,便再也没有离开过新桥村旧居小组,这位昔日村副书记对新桥村旧居小组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感。程大爷认为,古村落是保存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但目前正面临着“失忆”的危险。他坦承,自己是门外汉,并不能为古村发展提出什么好的建议,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量保存现在的状态,不再新建房子,最大可能保留房屋原貌,这是走新桥旧居小组古村建设的纲领原则。“但有些老房子的确不能满足大部分年轻人的需求。”程大爷如是说。如今村庄的保护还要与民生的改善结合起来,古村改造不可只是简单地将原住村民迁出。村庄的内部设施可以改变,但整体的空间格局、文化空间应该保护,在古村建起新式高楼,这与周边的环境不吻合。为了留守住年轻人的外出脚步,也为了延缓旧居小组老屋翻新的速度,新桥村旧居小组在不断加固老房子结构和改进老屋子内部设施的同时,在新桥旧居小组古村之外开辟了一块70多亩的土地用以建设新桥旧居新村,新式住宅楼在白墙黛瓦外拔地而起。如今,新桥村民踏过石板桥,在村内的老槐树下与旧村老邻居闲谈家常。傍晚,伴随一身荷香,新桥旧居小组古村人踱步至新村小区内,古老民俗与现代生活只隔着一座石桥的距离。

每到春节、清明、七月半,程氏宗祠前都会举行祭祖活动,拜太公、上供这些传统文化现在都还保留着。程大爷认为,在保留古建筑的同时,也要注重民俗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不能让文化古村只留下一个空壳。程大爷感叹道,希望新桥村旧居小组的原貌能继续保持下去,等程氏后代落叶归根之时,他们依旧能真切地看到祖辈生活的痕迹,让古建筑成为具象化的“乡愁”。如今还有半个月,我们全家又可以再次回到我敬爱的岳母家去过年了。届时又会有新的“乡愁”油然而生并有感而发。


更多关于 桥,春节,过年 的信息

 我记忆中的西湖断桥残雪(2016-07-01)

 过年的记忆(2016-06-17)

 双林镇的景色——桥(2016-06-06)

 老家江山市大桥镇的美景(2016-06-06)

 春节感悟---珍惜现在(2016-05-11)

 “春节”溯源(2016-04-30)

 春节时迁徙的“候鸟”(2016-04-25)

 小时候的春节(2016-04-20)

 家乡双林镇的景色——桥(2016-04-17)

 过年的回忆(2016-03-21)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