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乡的名人 > 韩树平注重传统文化情洒三晋热土

家乡的名人

韩树平注重传统文化情洒三晋热土

发布时间:2016-01-05作者:点击:897

我采访过这么一个人: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百佳新闻人物、全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山西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中,又被授予山西省“以企带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秀企业家和山西省社会扶贫状元。

他是山西省人大代表、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席,忻州市人大常委、忻州市工商联主席,代县人大常委、县工商联会长。他1998年承包了代县白峪里铁矿,经过10年打拼,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小企业变成年产值十几亿元的明星企业和纳税大户。

他致富不忘国家,热心公益事业,先后为修桥铺路、助学建校、扶贫济困等捐款三千多万元。

他致力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拓展文化旅游产业事业。他先后投资三亿多元,建起韩街村文化活动中心和代县民俗博物馆,开发国家级森林公园赵杲观。

他担任《忻州商会》杂志社的总编辑,主编了《图说代县60年》,并亲自撰写了大量的关于晋商发展趋向、晋商文化、晋商历史的理论性研究文章。他每年召集有志于晋商研究的企业家召开座谈会,形成共识,制定晋商发展规划、思路,进一步把晋商文化发扬广大,为发展和提高晋商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他就是山西省代县白峪里矿山冶炼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韩树平。

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

韩树平出生在山西省代县新高乡韩街村一个世代为农的家庭,在他的童年与少年时期,代县地瘠民贫,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他从小到大,家贫如洗、入不敷出、缺衣少食。1978年,年仅18岁的韩树平因身无分文放弃了考大学的念头,开始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涯。他经过近两年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作,使他深深地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付出和劳而微获的哀叹。同样也激发了他改变自身及其家乡贫困潦倒的意志。

1980年3月,为了寻求一线生机,刚满20岁的韩树平来到了县城。在一位远方亲戚的介绍下,他以临时工的身份参加了代县建筑工程公司的工作。由于他勤奋好学、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忠于职守的工作作风,不仅就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同事的称道,他被转为了正式工,还于1985年提升了公司副经理。

1998年,全国进行国企改革,企业职工面临大面积下岗。韩树平所在的公司也不例外。面对单位同事们的焦虑和不安,身为领导的他,毅然提出主动下岗。他的这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另不从”的表率作用,使该建筑公司得到了健康安定的改制和发展。

1998年底,代县国有企业白峪里铁矿因经营不善濒临倒闭,为了挽救企业,县政府决定对外承包经营该矿。韩树平决定竞争上岗,他在亲朋好友的反对声中,承包了债台高筑的白峪里铁矿,出任了董事长兼总经理,重新组建成代县白峪里矿冶炼有限公司。

韩树平坚信: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坚定信念,重振企业,扭亏为盈。然而,在当时市场不景气的状况下,救活一个企业并非易事。正当韩树平面临产品积压无销路,经济困窘无救援之时,该企业一位拥有70多万股金的股东提出了退股要求,而当时的公司已将全部资金投入到矿山改造建设之中,退股对于韩树平来讲,真是屋漏偏遇连阴雨,船破又遭顶头风。面对如此境地,他只好忍痛割爱,将自己1200平方米的小楼卖掉,为股东退还了股金。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韩树平把全部心血和精力用到了发展企业之中,他带领他的团队发奋图强,克难制胜。该公司以质量中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管理求合力,以诚信求效益,终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走向了产销两旺的良性循环。到2015年底,企业的固定资产由1998年的450万元增加到1亿3千万元,累计上缴国家税金2亿多元。

韩树平成功了,但他没有一点懈怠。他先后学习了《现代企业管理》、《经济学原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经营战略概论》、《管理科学基础》等现代化知识。他还多次前往国内诸多知名企业学习取经,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营销方法。

有志重教功万代 无声润物春长在

韩树平忘不了自己因家庭贫困未圆大学梦,他也深知只有国富才能民兴,只有教育才能实现中国梦。因此,他致富不忘教育。该公司先后为韩街村小学捐资1100多万元。该校有现代化的教学楼、模拟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室和远程教育室。校园里有汉白玉雕塑、国旗升降台、读书凉亭、报亭、健身器材、体育场、校园林荫花族。使乡村孩子享受到了大都市的教育环境。他还为代县济困助学基金会捐资1524万元,使代县的所有贫困学子再也不会因交不起学费而与大学无缘。

一次,韩树平偶然听说代县刘家圪洞村有个孤儿,因无钱面临辍学。他马上指派公司职员,前去送了2万元。他听说有一个孩子考上了美国的大学,虽然学校减免一半,但巨额学费仍无力承担,他便马上以公司的名义,为孩子贷款25万元,并以个人的名义,给孩子1万元作为路费。

代县口子村小学的校长想给该校配置一个计算机教室,但没有资金。他听说后,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为该校建置了一个计算机教室。代县二中门前的路要硬化,他捐资5万元;四中要修建操场,他捐资10万元……。2006年代县二中高考取得有史以来的好成绩,他马上捐资15万元。2007年7月,代县高考捷报频传,但有很多学子因交不起学费而无法跨入大学的门槛。韩树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以人大代表和工商联的名义在全县发出倡议,号召全县的大小企业捐款助学,并率先捐款100万元。在他所承包的企业中,凡是农民工子女考上高中的家庭,他奖励2000元;考上大学的家庭,他奖励元。

韩树平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关心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事业的人生。他常说:“教育是提高人类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尊师重教是永恒的主题,敬业重教是每个企业家的天职!”这也许就是他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慷慨解囊树贤德雪中送炭惠民生

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主义的经济热潮中,韩树平却如莲子高洁出污泥而不染,如松柏孤傲顶寒雪而不屈。他把中华传统美德倾情书写在自己的言行,用一颗滚烫的心,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

代县新高乡是一个拥有2万多人口的小镇,这里的人们,进出县城时,必须绕道城东的滹沱河桥,而这座桥早已经年久失修,隐患随时发生。韩树平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多次建议县委、县政府出面筹资,在城南修建一座雁靖大桥。他率先捐资5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有识之士纷纷解囊,一座连通南北的大桥终于建起来了。然而,由于个别村民因修建道路,土地、拆迁赔偿问题得不到满意赔偿,致使大桥不能顺利通车。有人戏称为“一桥飞架南北,城乡难通途”。在县乡两级政府协调未果的情况下,韩树平再次拿出10万元给村民予以补偿,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城乡变通途!”

为修建白人岩旅游景区,韩树平捐资100万元;为修建通往国家森林公园赵杲观的旅游线路,他捐资40万元;为建设村村通公路工程,他捐资80余万元;为周边农村清理河床消除水患,他捐资45万元。凡此有益于百姓的事,他也不知做了多少善举。据不完全统计,他为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先后捐资达到5400多万元。

在新农村建设中,韩树平为韩街村无偿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九个一工程”:一个现代化教学楼的寄宿制小学校、一个民俗文化大院、一个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一个便民服务超市、一个农村医疗卫生所、一个文化活动舞台、一个休闲接待中心、一个牌楼、一个阁楼。并为韩街村硬化了路面,安装了路灯,为村民送上了自来水,并对全村进行绿化,美化了环境。

康庄大道全凭开山者,清泉甜美不忘掘井人。韩树平致富不忘本,他更不会忘记在他成长过程中给予他关心、照顾、支持过得每一位前辈。记得有一次,他给他认识的离退休老干部每人送去慰问信一封、慰问金1000元、罐装奶粉两桶、黄金搭档一盒、麦片一盒,并由代县老干局代他为全县275名老干部每人发放慰问信一封、100元购物卡一张。记得有一次,他给10名下岗职工和21户特困群众每人每户送去慰问金100元、白面大米各一袋。记得有一次,他给代县光荣院10位老革命每人带去慰问金100元、芦柑3箱……。

韩树平富而思源、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优良品质和宽阔胸怀,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赞叹。2014年代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局局长张应彪、县委老干部工委副书记刘铸代表全县1800名离退休老干部特将一面写有“情系夕阳”的牌匾送到了韩树平的手中,感谢他为老干部活动中心捐款9万元购买体育健身器材,春节期间为全县老干部捐赠慰问品8万元。2005年5月8日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以红十字会的名义,题赠“开拓创新 热心公益”铜匾。

转型发展迎宾客 旅游民俗四海扬

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人大代表,韩树平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方针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旅游项目,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0年,韩树平投资1.5亿元修建了代县民俗博物馆,彰显了代县的魅力,可以说是代县传统文化的灵魂和品质。该博物馆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古典古香,把中国传统的古典建筑再现的淋漓尽致。馆藏体现了本土特色:如慧远大师的塑像,栩栩如生。慧远是净土宗的大师,中国佛教的祖师爷,是代州人。民代兵部尚书孙传庭爱国思想传世,他的塑像儒雅、刚劲、不失大将风度。还有塞北牧羊风景,更是一幅塞北高原沧劲的优美画卷。此外,代县传统的面塑、剪纸、狮子舞、龙灯、挠阁、旱船、社火等传统文化也展现的淋漓尽致,美不胜收。原中共中央委员、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将军亲往该博物馆参观,观后赞不绝口。2012年,时任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参观了该博物馆后说:传承传统文化,了不起!

2013年韩树平投资1.1亿元,把地处代县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赵杲观重新修建,现已初具规模。赵杲观人称小悬空寺,是北方著名景观之一。赵杲观属整个代县雁门古迹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南联五台山,北接云岗石窟,是整个三晋旅游网上的一个中驻点,与三晋文化旅游组成一个整体。位于代县城南20公里处,以深山古刹赵杲观为中心建设的一处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情趣为一体的森林公园。

 

相传公元前475年、晋国赵襄子为了统一北方,将其姐夫代国王诱杀于沟注山上,代国丞相赵杲率代国王的家眷隐居于天台山。后人为纪念赵杲终身不仕,笃志道教,于北魏太延年间,在赵杲隐居的石洞中建观,称为赵杲观。该观利用当地的天然石洞、在悬岸峭壁上略加人工建筑而成,可谓独具匠心。这里最奇特之处在于,多处寺庙建在光滑的石壁上,想进寺的话必须沿铁索攀援而上,其势颇险。著名的有仙阁登云、九仙女洞等。

韩树平投资筹建了生态植物园,运用现代技术栽培无公害蔬菜,摸索农村集体股份制的新型经营模式。他投资建立韩街村民俗文化大院,集中展示民间艺术珍品,吸引游客到代县旅游。他投资将韩街村部分房屋改造成仿古建筑,建成明清一条街,将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

韩树平成功了,他的成功也许就在于他把中国传统美德运用到了实践。他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赋予自己的言行。

 

更多关于 韩树平 的信息

暂无相关信息

本站部分文章转载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Email和本站联系!